找到相关内容212篇,用时13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学佛路上的善知识

    ,心有障碍,“飞精附人,口说经法”。楞严经上如何觉知魔事,应是所有学佛者必须加以注意的。  好的善知识还会引介更适合学佛者的善知识。如文殊师利菩萨启发善财童子发菩提心,并介绍善知识,才有“善财童子五十三”。为什么文殊菩萨不自己指导善财童子呢?我觉得这是文殊菩萨高明之处,让善财童子找到自己真正因缘。一位学佛者会不会遇到自己的善知识?实在是“因”而已,过去生曾结善缘,今生遇到会倍觉亲切,修行更能契合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35749874.html
  • 虚云和尚的禅学思想

    禅七。禅七法语曾发表在拙编的《觉讯》月刊上。当时,笔者任上海佛教青年会常务理事兼少年部副主任,曾与青年同修30余人专诚拜谒,承虚公开示要学善财童子五十三精神,参访善知识。虽然时间短暂,但留下了终身...具足戒,曾遍金山、高旻、天童、天宁等禅宗名刹,巡礼佛教四大名山。后从天台华顶山镜清长老习天台教义。光绪二十六年(1900)去北京,适值八国联军入侵,遂随帝后一行至西安。越二年, 经终南山入川,转赴...

    蔡惠明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02250769.html
  • 道前基础与佛法修行——略论修行中的几个心理障碍及其对治

    的借口?这显然不行,善财童子五十三,所的,并非完人,只要他参访的善知识,有其所长,就可以向他顶礼求学。既然善知识并非完美,他必定在非他所长的范围内有种种不足,甚至,在某些方面,他还往往会有常人所...

    释青平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05650854.html
  • 滇中佛教圣地—大姚妙峰山

    提山亦因天冠菩萨示现而成为圣地……《善财童子五十三》已随两汉(东、西汉)时期的佛法东来,经过漫长的两千多年,逐渐融入了广大人民的生活中,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。而教内一些善意的迷信者尚不知此...溪声,同归藏海,法幢梵呗、广种福田,昔也,我郡为鸡山之附庸;今则妙为华严之领袖,师其德云再来耶?何冥契也。……”可以领悟到《华严经》的整部佛经的精华,在善财童子五十三,而妙峰山则是五十三的启缘,...

    释印严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11150891.html
  • 佛教与文学

    缘起,理事无碍,事事无碍的圆融观,就是最有价值的文学论文。其中的偈颂“佛面犹如净满月,亦如千日放光明,圆光普照于十方,喜舍慈悲皆具足”,是被用来赞颂佛德的梵呗。经中的“善财童子五十三”,是戏剧家用来...行脚学,在走遍大江南北之后,不禁发出“终日寻春不见春,芒鞋踏破岭头云,归来偶把梅花嗅,春在枝头已十分”;日本江户时代的良宽禅师于其“病起”诗中譬喻“人命如桃花,人生如江河”、“一身寥寥耽枕衾,梦魂几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34951223.html
  • 文殊的事迹

    龙女,归信了佛教。文殊行的历史功绩,开辟了大乘佛教的根据地。后来的龙树在这里读了许多大乘佛经,经过整理,使之流传于世。善财童子在大塔寺听了文殊的说法,发菩提心,立志学习大乘佛教的普贤行。文殊指导他求见善知识,进行学,是入普贤行的不二门,这就是著名善财童子五十三。在《圆觉经》里,文殊是发起人。他第一个发问,如来本起因行,为全经的开端。《维摩诘所说经》维摩诘生病,释迦牟尼派一个大型的代表团前去慰问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42251305.html
  • 明晹法师修行论

    华严经》写的善财童子五十三那样,不知疲倦地学习。菩萨二一切时,一切处都去学习,增长道种智,一切种智。   结语   明晹法师的一生,可谓是对他的修行论实践的一生。法师自十岁披剃,十二岁则兼习世学,...

    道坚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15252223.html
  • 杭州古代寺、塔及其他建筑

    东西两旁为二十诸天。大殿后壁,塑“善财童子五十三”故事群塑,上有大小佛像一百多尊,神情并茂。大雄宝殿前两座八角九层石塔,建于北宋建隆元年(960年),为五代吴越国末期遗物。塔高11米余,是仿照木构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4535055437.html
  • ‘佛法概论’导读

    ldquo;菩萨众的德行”中谈到菩萨行的真精神,是利他的。要从自他和乐的慈悲行中去净化自心,应参与社会一切正常生活,作利益众生的事业。如善财童子五十三所参见的善知识,各有不同的事业:有国王...修行,破除了“出家至上”的迷思,而重视广大在家众的心声,像维摩诘、善财、常啼等大菩萨,都是以在家众的身份,教化众生。可以说,印度佛教的出家制度,仅是适应印度特殊的宗教环境的方便。...

    黄国达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431357476.html
  • 敬识观世音菩萨

    西方极乐世界。但是,依照《华严经》的记载,叙述善财童子五十三的过程之中,第二十八位大善知识,便是参访的观世音菩萨,说在印度的南方有山,名补怛洛迦,那里住的一位菩萨,就是观自在。此山是在海上,山为众宝...区域之内,有一个国王名曰‘威德’,称王于一千个世界之中,那时威德王,在他的园林楼观当中,入于三昧禅定的时候,在国王左右有两朵莲华,从地里涌出,有两位童子,化生于莲华之中,与威德...

    李增邦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513957975.html